6月18日23点59分59秒,如火如荼的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全平台榜单显示,科大讯飞斩获六项第一,在多个品类终极榜单中快速领跑。科大讯飞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战绩,其背后的秘诀是什么?我们不妨简单地谈讨一下。
618期间科大讯飞取得的战绩如下:
讯飞机,翻译机品类中累计销售额第一;京东、天猫双平台连续三年冠军;
讯飞阿尔法蛋系列,智能机器人品类中累计销售额第一;双平台连续2年冠军;
讯飞超脑学习机,学习平板类18日单品销售额第一;
讯能智能办公本,电纸书品类国内品牌累计销售额第一;
讯飞录音笔和讯飞听见M1,分别斩获录音笔品类累计销售额第一和硬件配套服务第一。
科大讯飞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在语音识别和合成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To B - To C双轮驱动战略有关。
5月21日,科大讯飞2019年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发布包括讯飞翻译机3.0、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智能办公本、讯飞转写机、讯飞超脑学习机和iFLYOS 2.0等在内的多款产品,覆盖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
发布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透露,2018年11月,科大讯飞机器翻译系统参加CATTI全国资格(水平)科研测试,达到英语二级《口译实务(交替传译类)》和三级《口译实务》合格标准,意味达到了专业译员水平。
这是历史上首次参加并通过国家级权威口译水平科研评测的人工智能系统,这也标志着机器自动翻译在辅助人类跨语言信息沟通交流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2019年3月,机器阅读理解国际权威评测SQuAD 2.0任务中科大讯飞再次登顶冠军,并同时在EM和F1两个指标上全球首次均超越人类平均水平,一举创下比赛的全新纪录。
“这个里程碑是由中国人写下的,这是英文的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已经超过真人水平。”说这话时刘庆峰满怀自豪。
相关数据表明,截止目前,科大讯飞已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医学影像、人脸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多次刷新全球纪录,仅2018年,就拿了12个国际权威赛事的“世界第一”。目前,由科大讯飞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已有2项、国际标准有1项,累计获得国内外的有效专利有 260 件。
不过,在中国,想只靠提供技术成为一家大企业并不现实,有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科大讯飞显然早已看到了这一点,早在2016年,便开始了在C端的发力。截止2018年,这一战略成果得到显现。
科大讯飞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讯飞To 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17亿,同比增长96.54%;实现毛利12.96亿,同比增长70.77%;To C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31.80%,毛利占比达32.72%。
此次科大讯飞六款产品能在618终极排行榜上力压群雄,夺得五大品类排行榜六个第一,实际上正是这种技术厚积薄发,用AI理念改变生活的发展理念的具体呈现。
20年前,刚刚创立的科大讯飞发出了“用AI创建美好世界”的宣言,现在看来,科大讯飞离这愿景已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