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翻译公司
15317698650   17721018501
专业翻译公司
专业翻译公司
专业翻译公司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杨亦鸣团队解码中国古代诗歌押韵的大脑秘密

杨亦鸣团队解码中国古代诗歌押韵的典型神经指标。

【侨报讯】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形成了中国人在写作和阅读中对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之文句的特殊偏好。但是,人们究竟如何阅读诗歌?押韵模式是如何影响古诗阅读?是否存在独立的不受词汇语义影响的押韵效应?押韵的作用何时发生(前词汇还是后词汇时间窗口)?作用于诗歌阅读的哪些阶段(早期还是晚期加工)?如何影响诗意理解(词汇语义通达还是语义集成)?这些重要问题尚缺乏来自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实验证据,更缺乏基于科学实验的理论构建。

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杨亦鸣先生带领研究团队,在“973”项目(2014CB3405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0&ZD126)等联合资助下,历时5年多时间打破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诸多限制,第一次构建了科学研究古代诗歌的语料库,率先反复论证和验证后提出适合研究古诗的实验范式和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开创性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神经认知机制。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杨亦鸣。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认知科学一流高水平专业学术期刊《认知》(Cognition)。实验中,被试阅读唐代格律诗,然后判断诗歌的押韵和语义模式。该研究成果率先发现和认证中国古代诗歌的押韵模式存在相应的大脑指标P200。这是人类第一次基于科学实验发现反映诗句押韵预期的大脑指标,为文本阅读过程中自上而下的韵律预期影响新信息的早期语音加工提供了非常干净的坚实证据,为后续诸如韵律预期在阅读中的作用机制等一系列新问题打开了一个窗口。

该研究成果发表后被国际著名学术数据库以及专业语言学数据库检索期刊正面评价十多次,涉及语言学、文学(主要是诗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且迅速被应用于语言能力训练和儿童教育实践,产生了鲜明的国际影响。譬如,世界知名的神经诗学/经验美学专家、德国柏林自由大学Arther Jacobs教授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的论文(《想象的大脑:文学欣赏相关的神经认知因素》)称赞该成果对“诗歌接受和产生的神经科学研究产生积极贡献”(P.153)。英国安格里亚鲁斯金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Sarah E. A. Kuppen博士发现有节奏的韵律训练有助提升5-6岁低社会经济阶层儿童的语音意识(《心理、大脑和教育》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2017),指出该项目在理论和方法学上的关键依据是杨亦鸣教授团队发现的“韵律规则性预期产生了语音启动效应,促进了词汇认知”(P.2)。

联系方式
周一至周日 8:00 - 22:00
道可道微信公众号
道可道微信公众号